分級醫療是潮流 配套措施不可少 部分負擔是關鍵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基層的醫療保健實力越強,人口的健康表現越佳,專科和急診的使用量也相對較低,而厚植基層和強化預防保健正是目前全世界醫療的趨勢。
理想的醫療生態系統,有症狀的民眾對醫學中心的使用率只有千分之一。基層醫療、預防保健和人民的自我照護才是根本,醫療體系也才能永續。社區的基層醫師(家庭醫師),才是最了解民眾的醫師,也才能給民眾最適切的全人醫療照護。
談到部分負擔,根據健保法第43條,直接到醫院者要支付額外的部分負擔。部分負擔的意義就是要提醒民眾醫療資源的可貴,期許民眾可以從基層開始就醫。很多民眾都說「對診所沒信心」,其實基層的醫師也都是大醫院出來的,提供大多數民眾常見健康問題的專業照護能力絕不會輸給醫院的醫師。
邱委員建請衛福部,推行政策要有魄力,要制定一套「具體和完整的策略」來推動家庭醫師制度和分級醫療,強化基層的全人照護能力,宣導正確的觀念予民眾,懶人包等宣導都要儘速推出來,以免好的政策帶來反效果。
#醫師立委邱泰源 #家庭醫師 #分級醫療 #部分負擔